不能读取jquery

让更多“熊爪咖啡”被看见

2021-03-29

 

“可以跟你握握手吗?” “可以摸摸头吗?” 一只毛茸茸的熊爪从洞口伸了出来,递上一杯温暖的咖啡。 相信这段时间,大家都被永康路上的“熊爪”咖啡刷屏。这家没有门面、没有店招,只开了一个不规则洞口的店,以可爱又治愈的方式,吸引了众人前来打卡,一杯火热的“熊爪”咖啡在这个冬天传递着温暖与热情。

 

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洞口排着队,其中既有上海市民,也有一些来上海出差的外地人,他们拿着“爱”的号码牌,等待一只“熊爪”出现。市民华女士就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熊爪”咖啡,在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之后,终于喝上了心心念念的咖啡。“听说咖啡师是听障人士,觉得他们挺不容易的,就想来支持一下,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华女士说道。和华女士同样排了很长队的还有一位来自宁波的连先生,连先生是一位餐饮从业者,此次来上海出差,顺便来打卡,也学习一下这种特殊的营业模式,不仅给自己买了杯咖啡,还为朋友打包了一杯,“‘熊爪’咖啡的创意很好,也给了听障人士就业的机会,来这边打个卡,也算是给听障朋友的一种支持吧。”除了萌萌的“熊爪”和背后的暖心故事,这家突然“爆红”的咖啡店也凭藉优质的口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很多人表示听障咖啡师制作出来的咖啡并不比健全人的差,甚至有人每隔几天就会来一杯传递着冬日热情的“熊爪特制”。

 

培训,让“熊爪”们有“技”可施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熊爪”咖啡师莹莹曾参加过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2017年,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特别增加花式咖啡制作这一项目,希望通过竞赛鼓励更多残疾人学习咖啡冲调技能,比赛期间上海市残联为报名选手集中开展了6次培训,莹莹是当年比赛的第二名;2019年,为备战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市残联又为参加咖啡冲调竞赛的选手特别聘请了专业级的咖啡带教老师开展了3个阶段共计20多次的培训。经过半年多的专业培训,最终莹莹获得了咖啡冲调项目的第一名。事实上,除了咖啡冲调,上海各级残联还对残疾人开展 了各类培训,甚至还有一些“非遗”项目的培训。目前,市级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主要有创业及职业素养类、工艺美术与创意设计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类以及手工制作类等各类培训。其中,手机电脑维修、网页制作、西式面点师、刺绣、竹编等培训项目颇受残疾人欢迎。

 

据了解,这些培训项目都是针对残疾人特点量身制定。市级培训项目每两年征集一次,每年进行补充征集,根据残疾人培训需求,结合新兴行业、新职业,编制残疾人经常性职业培训项目指引,引导培训机构根据自身办学条件、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设备等开发既能满足残疾人培训需求又能促进就业的培训项目。

 

2020年,共有22家经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核定的培训机构,面向全市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开展94项技能培训课程,其中旗袍设计与制作、立体刺绣、花式咖啡制作、甜面团面包制作、残疾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维修等43门课程是近两年最新开发的。截至11月底,2020年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13 226人次。

 

去年疫情期间,市、区残联在培训形式上进行创新,开设线上培训课程,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5月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委托核定的9家市级培训机构开展残疾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班20个,涉及办公软件应用、手机维修、网上开店等培训项目。一系列线上课程的开展帮助残疾人能够足不出户实现“停工不停学”。

 

平台,让“熊爪”们尽显“锋芒” 

 

如果说咖啡冲调技术是听障咖啡师莹莹的“敲门砖”,那这扇让莹莹实现就业的大门就是咖啡店。2020年11月份,在“熊爪”咖啡公益项目、市残联和残疾人创客公益项目的共同努力下,莹莹顺利入职,成为一名真正的咖啡师。对莹莹来说,咖啡店就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莹莹通过精湛的咖啡冲调技术,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也体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其实,莹莹的成功就业只是残疾人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各级残联、各类爱心企业、社会团体等为残疾人提供了众多展示的平台。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和健全人共同享受社会的发展成果。

 

为让有创业意愿的残疾人享有更多实践创业的机会,市区两级搭建各种形式的残疾人创业平台。在市级层面,重点打造残疾人创客品牌——上海市残疾人“创客201”,入驻“创客201”的残疾人创业者可以获得各类创业支持以及导师一对一辅导服务,还可以参加创业系列课程指导;在区级层面,试点建立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基地等。

 

除了搭建创业平台,各级残联还为残疾人提供了各类针对性的就业平台。既有为用人单位和残疾人搭建更好交流平台的就业专场招聘会,有带动农村困难残疾人增收、创收的帮扶基地,还有提高残疾人文化原创能力,推动残疾人就业的文创基地。这些各具特色的平台,为残疾人提供广阔舞台的同时,也大力推动了残疾人就业。去年11月底,为展示聋人朋友特殊美术才能,促进其就业安置,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绘浦江·助就业”百位听障画家展览,现场一些企业代表颁发了面试直通车。

 

政策,让“熊爪”们“绿色出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近年来,残疾人就业、培训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其中包括加大残疾人就业扶持力度,鼓励用人单位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岗位补贴,支持残疾人灵活就业等。一系列政策在保障残疾人就业的同时,也大力提升了残疾人就业质量。

 

咖啡师莹莹在培训期间,就享受了残疾人培训政策带来的红利。2014年,市残联、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标准,并为失业残疾人参加培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随着2016年市人社局《上海市社会化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管理办法》的出台,本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已经形成了个人参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模式,让残疾人能够通过各类培训有效提高职业技能,促进就业、创业。为精准帮助企业招聘残疾人,本市16个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都可以给企业提供无偿的残疾人推荐、企业岗位开发并协助企业做好残疾职工入职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2019年,上海市残联还首推残疾人非遗居家就业项目,在帮助残疾人朋友掌握技能的同时,也让其获得工作上的保障。其中,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签约的残疾人专职手工艺者,每个月除了固定劳动报酬外,还有完善的职工社保。此外,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的相关规定,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市人社局牵头,本市在全国率先试行机关事业单位专项招录残疾人工作。近5年来,机关事业单位招录残疾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2016- 2020年由市公务员局、市人社局共征集机关事业单位岗(职)位252个,其中包括公务员岗位74个,事业单位职位178个;实际录用残疾人82人,其中录用残疾人公务员40人,事业单位42人。

 

如今,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残疾人就业机制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投入到关爱残疾人的活动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残疾人朋友,给残疾人就业的信心。其实,在上海,有很多像莹莹一样的残疾人朋友,凭藉自己的能力自力更生,这些“莹莹”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患有听力障碍的“视觉中国十佳摄影师”魏巍、肢体残疾的成功创业者柯水昌、视力障碍的公益机构创始人韩颖……他们,奋斗在各行各业,尽管身体上有障碍,仍然积极生活、拼搏向前。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残疾人凭藉自身技能创造美好的生活,会有更多“熊爪咖啡”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