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jquery

摄影“小白”变身摄影人才

2021-07-28

聚光灯、反光板、水平台面、透明玻璃器皿……在一间面积不大的摄影教室里,一群特殊的朋友拿起手中的相机,不时移动机位,或调整拍摄设备。

他们是来自上海市各区的残疾人摄影爱好者,因为有着相同的兴趣,这群人聚集在一起,每个周末共赴一场专业“充电”之旅。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就是他们的专业“充电站”。

 

耐心教学,信息无碍

王宇是来自浦东新区的一名聋人导游,日常工作就是组织带领聋人朋友外出旅游。由于疫情影响,王宇不得不在家休息。面对突如其来的职业“空窗期”,王宇在去年底报名参加了由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委托举办的残疾人专业摄影培训班,“我很喜欢摄影,但是之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学习专业的摄影知识,刚好趁着这段时间给自己充充电。”

在摄影过程中,光线的运用直接关系到拍摄效果。初学

阶段,刚刚入门的王宇就遇到了调节光线的难题,拍摄出来的照片总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经过摄影老师一边讲解一边通过实操纠正光影方面的问题,王宇渐渐掌握了窍门。

除了老师的专业教学,王宇在摄影方面的进步还离不开一个人,就是课堂上的手语翻译。在培训班,像王宇一样有听力障碍的学员不在少数,为了给这一特殊群体营造无障碍的信息环境,培训期间特别邀请了手语翻译为听障学员“手动” 讲解课堂要点。

在课程设计方面,包括整体内容的考量、实践操作都以残疾人为主。考虑到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课堂上除了专门配备手语翻译,授课老师还将每一张图片都配以文字,并时常用笔交流要点,以保证学员能更加准确地了解和吸收培训内容。

“学习摄影后,我在生活中记录了更多精彩瞬间,拍的照片也会经常分享给朋友看,或是在朋友圈晒一晒,这项技能给我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王宇满意地“说道”。

人才输送,硕果累累

据了解,此项专业摄影培训课程共120课时,主要教授学员摄影的基础理论知识、光线的应用、人像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等多项内容,通过讲练结合,帮助残疾学员提高摄影技能。期间,由国家一级摄影师谢荣生、王元祥进行授课, 去年近20名残疾学员参加,其中既有听障、视障残疾人,也有肢体和智力障碍的学员。

值得一提的是,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朋友只需要前往所在区残联填写申请表就可以享受免费培训。

对于残疾学员来说,这项专业技能培训既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这群残疾人摄影爱好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又增强了残疾学员的专业摄影水平,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很多残疾学员带着过硬的本领从这里走出去, 成为专职摄影师或自主创立摄影工作室,其作品曾多次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获得大奖,听力障碍的朱德春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第一批参加培训的“老牌”学员,朱德春在2002年开始接受专业训练,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朱德春获得封面摄影项目竞赛第一名的成绩。2006年,凭藉专业的摄影技术,朱德春成为上海市残联的专职摄影师,并一直工作至今。

“感谢政府和残联为我们残疾人提供免费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就业空间。”

近些年,市残联在注重为残疾人“输血”的同时,通过各项技能培训,不断增强残疾人的“造血”功能,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在免费培训的“阳光”政策下,更多残疾人加入到技能培训的浪潮中,一系列针对性的就业培训项目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残疾人的就业渠道,让更多残疾人走上了多元化、高质量的就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