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通过理事会各位理事的通力合作,与区县办事处共同努力,基金会以"弘扬人道、奉献爱心、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为宗旨,以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为大局,以为残疾人服务、为捐赠者服务为己任,在工作中广泛联系社会,努力开拓进取,弘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单位奉献爱心,大力开展募捐活动,全年共募集捐款捐物合计收入人民币1586万元,公益支出1783 万元,总支出占去年收入比为93.98%。在残疾人的康复、扶贫、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做了大量捐助工作,为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宣传残疾人事业,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一、主要工作:
(一)精心打造基金会品牌公益项目,广泛宣传,拓展筹资新渠道。
积极参与政府扶持残疾人康复、扶贫、教育等各项保障制度的落实工作,结合本市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需求,向社会推介具有我会特色的公益项目,努力筹集扶残助困资金,推动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1、继续开展"中途之家,集善助你轻松行"为贫困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帮助项目
"中途之家,集善助你轻松行"为贫困脊髓损伤患者提供护理和治疗帮助项目自2011年推出之后,通过项目的开展和推广,唤起政府和社会对脊髓损伤患者这一特殊困难群体的关注,推动了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特殊困难群体的保障覆盖。经过项目推动,本市已有多个区残联为各辖区内的脊髓损伤患者配发日常医疗护理用品,切实改善了患者家庭的生活状况,赢得了脊髓损伤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因此本项目被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评为"全国优秀集善工程项目"。
2012年本会继续推动此项目的向更深更广领域开展,除了继续向脊髓损伤患者募集和提供医疗护理用品之外,还积极动员各区办事处解决贫困脊髓损伤患者褥疮治疗修复的医疗经费问题。各区办事处积极响应,想方设法解决脊髓损伤褥疮患者这一最直接、最迫切的困难。青浦区办事处取得青浦区残联的支持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开展"中途之家"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工作,以社会化的方法建立起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康复长久性制度;徐汇区办事处争取区残联以残疾人特困补助的方式解决区内脊髓损伤患者褥疮修复治疗费用的困难;松江等区办事处也在施行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或以特困补助等特事特办的方法解决重度褥疮贫困残疾人治疗费用。我们将继续推动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关注和治疗项目,争取政府职能部门早日将这一困难群体纳入残疾人康复工作范围,以制度性解决这部分伤友的实际苦难。
2、举办上海市残障青少儿书画手工艺品大赛及获奖作品全球义拍活动
为进一步聚焦残障青少儿的成长发展,宣传服务上海残疾人公益事业,推广残障青少儿的书画及手工艺品,反映残障青少儿的康复成果,由本会和文汇报牵头、联合市残疾人联合会、eBay网共同发起举办了--"托举"折翼天使"的艺术梦想:上海市残障青少儿书画手工艺品大赛"暨"文汇-eBay爱心基金"全球义拍活动。作品征集获得了本市各残障青少儿教育机构、全市各区县福利基金会办事处的积极响应,孩子们通过绘画、折纸、泥塑等形式参与其中。
5月底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全球义拍活动正式启动。来自全市各区县的126件获奖及入围的残障青少儿优秀书画、手工艺品分批登上eBay位于美、英、澳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的站点,面向全球网友进行义拍。这次拍卖的作品均由作者本人定价。历经5个月的全球义拍活动,有
122件残障青少儿优秀书画、手工艺品,通过eBay位于美、英、澳以及香港和新加坡的站点,受到全球网友的热情关注,最终落户欧美澳以及上海本地的家庭和社区。在义拍中,竞价最高的是来自金山区辅读学校的一幅十字绣作品,最后以220美元的价格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位网友拍下。上海网友也通过搜房网等举办的认领活动热情参与其中纷纷将充满残障孩子创意的书画手工艺作品"请入家中"。最后本次义拍最后成交金额为三千两百多美金和4万元人民币,拍卖所得大部分返还给作者,剩余部分用于推进残障学生的艺术教育,包括活动组织、物质支持等。
我们通过这一创新型的公益项目,将为一批有着优秀艺术造诣的残障青年提供社会化、网络化的作品交易平台,在他们实现艺术梦想的同时创造出经济效益,让以往"捐款捐物的传统助残模式"转换为"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模式",为助残事业探索了新方式,为残障青少儿的艺术梦想寻求新的实现路径。
市残联党组书记、本会理事长叶兴华对此予以了充分肯定,表示帮助残障孩子,需要爱心,也需要慧心,需要更多好的创意。关心残障孩子,既要关注他们的治疗、康复、温饱福利,也要关注他们的教育成长、自立自强,要用多种多样、实实在在的帮扶手段,引领他们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二)认真组织实施扶残帮困、助学等项目,推动残疾人生存状况不断改善
1、联系上海凤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向本市残疾人捐赠辅助器具。
上海凤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向本会捐赠了总价值为50万元的轮椅和拐杖、助行器等医疗辅助器具。本会将这批医疗辅助器具转赠给各区县有需要的残障人士。由于我会在联系、实施过程中精心准备认真实施,做到了让受助者暖心、让捐赠方满意,赢得了社会单位对我会公信力和组织实施能力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促成捐赠方与我会签订了长期捐赠协议,今后凤凰医疗将每年定向向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各类残疾人需要的用品用具。就在近期上海凤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又向本会捐赠了200辆轮椅车,支持上海各大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的保障工作。
2、携手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助学黄浦区困难残疾人学生及家庭。
在2012年秋季开学前夕,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黄浦区30户就读初、高中的贫困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资助现金6万元,帮助困难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切实减轻生活及求学方面的经济困难。
除了本次对黄浦区困难残疾人学生家庭资助6万元善款外,浦江公司另向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14万元,支持举办第三届浦江杯"爱与和谐"摄影比赛;捐赠5万元救济贫困聋哑人家庭。
3、动员浏阳智健医疗器械服务有限公司向本会捐赠30万元,设立"爱心成就光明"专项基金,用于上海爱尔眼科医院为贫困医保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以及贫困儿童眼病的手术费用补贴项目。
4、继续接受东海观音寺9万元人民币捐赠,用于帮助贫困残疾人。这也是该寺继09年、10、11年捐款27万元后,连续第四年向本会捐款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
5、迎接世界自闭症日,关爱"星星的孩子"。
为呼吁社会多多关注自闭症儿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今年4月2日的"第三届世界自闭症日"前夕,我会联合上海东上海新文实业公司、巴黎春天百货等社会爱心企业,于
6、举办"浦江杯"上海市听障青少儿"与梦同行"演讲比赛
为展示听障青少儿语言康复成果,我会与市残联、文汇报社、市残疾人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主办了"浦江杯"上海市听障青少儿"与梦同行"演讲比赛。在为期三个月的初赛、复赛和决赛过程中,全市百余名经各语训机构推选的听障青少儿选手参加了比赛。演讲比赛中听障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向社会大众展现了本市聋儿康复的良好成效,打破了"十聋九哑"的传统观念,为听力障碍人士融入社会提供了契机。
7、动员中宏保险公司援建上海盲童学校音乐教室。
我会积极联系本会长期资助单位上海中宏保险公司,在今年上海盲童学校建校100周年前夕,向本会捐赠20万元用于改建上海盲童学校音乐教室和添置音乐器材。
8、全力争取各方支持,汇聚社会资源,举行系列助学活动
继去年捐助4位大学生后,今年又动员上海界龙集团有限公司,再次捐助8万元"界龙爱心助学金",资助4位今年考取重点大学本科的本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2万元助学金,帮助他们完成四年的大学学业。
举办第五届"育德教育基金"捐赠活动。"育德助学基金"自2007年设立至今,
本会理事、法律顾问赵晓红律师从今年起资助闸北区的5名残疾人子女高中生每人每年3000元助学金。
举行了第六届"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巴斯夫奖学金"颁奖活动。我会与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联办的"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巴斯夫奖学金",用于每年奖励残疾人子女和残疾青少年中品学兼优的初、高三毕业生。今年已是第七届,今年获奖者有27名,都考入了重点高中和高等院校。
9、成功举办第三届浦江杯"爱与和谐"摄影比赛。本届比赛由上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新闻晚报》、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共收到来稿近800幅,专业摄影工作者和残疾人摄影爱好者纷纷参与,作品反映了残疾人与健全人共享精彩生活,展现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丰富多彩生活的美好现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党和政府关心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以及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关爱和无私帮助,颂扬了人道主义精神,倡导了社会扶残助残的和谐氛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有数名视力残疾
的残疾人参赛,他们用心灵感觉扑捉美好的世界,他们的作品,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10、积极为受伤男童"小中宝"募集医疗费。
河南4岁男童小中宝因遭继母毒打致脑部重伤,在经过了4次手术后慕名来到上海阳光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治疗。虽经阳光康复中心免去了小中宝全部住院费用和部分治疗费用,但治疗经费仍然存在一部分缺口。本会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呼吁社会为小中宝捐款,并多次组织本会理事去阳光康复中心探望小中宝,经过多方动员,争取到市慈善基金会8万元善款,为小中宝后续康复治疗解决了燃眉之急。
11、联手爱心企业,关爱残障儿童。
六一前夕,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家乐福公司组织400位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和上海市聋儿语训中心的孤残儿童观看儿童剧,并为孩子们赠送节日的祝福和礼物。同时向市聋儿语训中心捐增了一批索尼摄像机、尼康单反相机、惠普电脑等器材,用于聋儿语训教学工作。
12、资助上海残疾人合唱团,支持文化助残工作
本会今年接受上海慈善基金会徐汇区分会10万元捐款,全部资助上海残疾人合唱团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合唱节比赛和专场演出,支持了本市残疾人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13、帮助重度听障人士走出"无声世界"。
动员国内人工耳蜗专业生产商力声特集团与我会合作,捐赠人工耳蜗器材及手术费用共计480万元,联合上海五官科医院,为本市50位重度听障人士手术安装人工耳蜗,帮助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途听障的人士走出"无声世界"。
14、各办事处积极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捐赠工作。
本会的区县办事处,都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为残疾人解决各类困难的募捐工作。嘉定区今年已募款20多万元,崇明也募款8万多元,闵行、青浦、黄浦、徐汇、闸北、虹口等区办事处也全力争取社会和政府资源解决残疾人的生活、康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困难。
(三)开展对云南等边远地区的困难残疾人的援助工作
为加强对边远地区残疾人事业的支持,本会今年又动员上海拉夏贝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继续捐赠本会各类服装三万多件,总计公允价值近370万元。本会将这些物资转赠给云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用于救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的困难残疾人家庭。
(四)加强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上海市民帮困基金会等公益机构合作开展扶残助残大型活动
1、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向本会资助400辆巧儿宜便携式残疾儿童轮椅车,共价值31.5万。用于改善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残疾儿童的护理和康复条件。本会通过17个区县办事处将这批轮椅发放给有需要的残疾儿童。
2、协助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举行"集善工程?启明行动"工作会议
今年7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集善工程?启明行动"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汤小泉,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伟等领导出席会议。爱心企业代表及全国26个省、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领导80余人出席会议。本会全力协助做好会议准备和保障工作。本会理事长叶兴华介绍了本市开展"启明行动"有关情况,并接受中基会颁发的项目执行金牌奖。
3、协助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向本市老年患者发放GPS定位器
今年年初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联系本会,希望本会对该会开展的向老年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发放GPS定位器的项目予以协作。考虑到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属残疾人群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从残疾预防及减轻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家庭护理困难角度出发,本会发动闸北区、虹口区办事处一起协助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开展此项工作。经过半个月的组织发动、情况排摸和动员介绍讲解、培训,共向这两个区的406户适用家庭发放了共计价值近26万元的GPS定位器。
二、政府和社会对本会的肯定
为营造社会大众关心慈善、热爱慈善的良好氛围,推动上海市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上海市民政局自2008年起开展每两年一次的"上海慈善奖"表彰活动。在今年举行的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评选活动中,本会光荣获选"优秀慈善组织"奖。这也是本届慈善奖中唯一一家获奖的市一级综合基金会。
"上海慈善奖"主要表彰这两年来在赈灾、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慈善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综合考虑了个人或机构支持慈善事业的持续性、创新性、影响力、感染力和公信力等因素。其中"优秀慈善组织"的评选条件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内部管理能力和项目运作能力;公信力较高,对慈善事业发展贡献突出,且在本行业、本领域内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
本届评选由市有关部门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代表和媒体代表等共同组成,负责相关评审工作,并通过网络公示,接受了社会监督,最终评选出获奖机构和个人。这也是政府和社会对本会在残疾人公益事业领域所做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评价。
另外在2012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评审的"集善工程"贡献奖中,本会秘书处的李晓雪秘书长荣获了个人贡献奖。
三、主要工作体会:
回顾这一年来基金会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以下几点:
(一)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加强领导、高度重视,是推动基金会工作开展的根本保证。
市残联党组和理事会高度重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分别担任基金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定期听取秘书处工作汇报,给予经常性的指导和支持,并且要求市残联业务处室与基金会保持紧密联系,帮助基金会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情况开展募集互动,加强基金会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发挥理事和名誉理事的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做好基金会扶残助困送温暖工作的重要基础。
我会理事是基金会的重要财富和骨干力量,他们不计报酬,不图名誉,把基金会工作当作自己的份内工作,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参与扶残助困工作,扎扎实实地为残疾人做好事、办实事,深受残疾人的好评。秘书处非常重视保持与理事和名誉理事的密切联系,通过召开理事会、走访理事单位、信息通报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从而取得最广泛的工作支持。
(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强品牌管理和项目建设,是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工作中我们创造和吸收好的创意,通过举办残障青少儿艺术比赛及义拍、聋哑青少儿演讲比赛、残障人士与健全人共同参与的全国性摄影大赛等新型的公益项目,利用社会化、网络化的宣传平台,在社会上宣传了残疾人事业,提升了我会的社会知晓度,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公益事业及我会品牌、项目的关注和支持,吸引汇聚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合作对象,逐步帮助我们创立可持续的自我发展模式,用多种多样、实实在在的创新手段,探索残疾人公益事业的发展之路。
(四)加强基金会公信力建设,完善各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自律,实现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不断巩固和扩大基金会的社会基础,是基金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五)基金会各级办事机构及基层残疾人工作网络组织和广大工作人员切实履行职责,上下联动,全心全意为残疾人群体特别是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士提供帮助和服务,是做好基金会帮残助困工作的关键环节。
四、今后努力方向
现阶段,我国进入实现公平、正义、共享核心价值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发展阶段。在新的形势下,党和政府更加关心弱势群体,更加重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从政策、组织、设施上保障公益事业和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把我会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第一,我们要继续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支持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浓厚氛围。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手段,做大自有的宣传阵地,加强社会宣传的话语权,向社会通报残疾人的疾苦和需求,唤起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大幅度提升公众的知晓度和支持率。打造我会公益品牌项目,扩大我会影响力,加强与捐助企业和个人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和扩大基金会的社会基础,争取汇聚更多的社会资源。
第二要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广泛动员和激发社会各界的爱心上,积极主动地做好劝募工作。要抓住有利时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改善和开拓公益项目,搭建筹资平台。继续主动出击,巩固和扩大与企业的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面向公众的劝募,打造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公益项目,为公众提供参与残疾人事业的渠道。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残疾人福利事业持续发展。
第三,不断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做好项目实施工作。要残疾人所急,尊重捐赠人意愿,尽快把筹集的善款善物用到最急需的地方,为残疾人排忧解难,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跟踪问效机制,确保每一分善款都实实在在地花在残疾人身上,取得预期的成效。
第四,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我们的团队要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方面进一步下功夫。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队伍素质。要虚心向海内外基金会学习,向国际慈善机构、公益组织学习,切实提高基金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要不断提高我会的公信力和执行项目的能力。
第五,进一步发挥好办事处作用。各办事处继续动员区域内的各方力量,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真正起到为残疾人雪中送炭和福祉叠加的作用。